整體而言,日本雖為亞洲較為發達的國家,擁有 1.24 億人口,但年輕族群逐漸減少。在日股、房地產、動漫文化與旅遊高度繁榮下,民眾關注焦點分散,導致年輕人對 Crypto 關注度較低,主要用戶為中年族群。
不過,隨著全球加密貨幣的宣傳與普及,日本參與 Crypto 的人口持續快速成長,並於 2025 年 5 月,使用規模與交易量同創新高。
市場特色:用戶群達 1241 萬,以 30 至 40 歲中產階級為主,多屬理財型,偏好長期配置,非純投機。年收入 700 萬日圓(約 32 萬人民幣)以下者占多數,由於加密獲利稅率偏高,多數人選擇持有不賣,靜待 2026 年降稅政策。
2022 年,日本合規交易所的現貨交易總額僅約 1 兆日圓(約 68 億美元);2023 年增至 1.13 兆(約 76 億美元),年增率約 13%。
2024 年,也就是比特幣全面獲得華爾街認可之後,全日本加密現貨交易額即躍升至 2.06 兆日圓(約 140 億美元),年增率高達 82%,正式躍升為具有規模的市場。
交易品項方面:比特幣(BTC)占約 70%,以太坊(ETH)約為 14%。因此,多數日本合規交易所傾向以 BTC 買入做宣傳,例如 Tiktok 上經常出現主打比特幣的交易所廣告。
同時,自 2024 年起,XRP 熱度略高於 ETH。
1241 萬用戶的加密市場
看到這個數據看似規模不小,至少有 1241 萬名加密用戶,但實際上是自 2024 年才開始明顯加速。
2022 年日本加密用戶數僅 561 萬;2023 年為 646 萬,年增率僅 15%;至 2024 年則暴增至 917 萬人,增幅達 41%。
截至 2025 年 5 月,日本加密用戶達 1241.9 萬人。日本加密市場本地用戶明顯加速成長,託管資金突破 4.26 兆日圓(約 275 億美元)。
截至 2025 年 5 月,日本加密用戶規模已達 1241 萬人,約占成年人口的 15%。
主要投資者為 30 至 40 歲的中產階級,具備以下特徵:
投資行為與動機層面:
日本加密用戶正逐漸普及,但仍偏好安全、便利。
因此,日本多數項目方與交易所發現媒體投放效益不如在 Youtube、X 綁定 KOL 長期合作,日本加密社群逐漸演變為全民自媒體現象,人人皆自媒體,傳統媒體則承受更大壓力。
日本加密監管模式與美國接近,由 FSA(金融廳)、JVCEA(日本加密資產交易業協會)與 JCBA(日本加密資產商業協會)共同運作。
多數進入日本市場的加密企業,通常既是 JVCEA 會員,同時也是 JCBA 會員。幣安日本站便曾在推特表示自身為 JVCEA(日本虛擬貨幣交易協會)成員。
若交易所、託管機構欲在日本合規營運,須取得合法資格與牌照,方可加入上述協會。近年打入日本市場的資管、交易所機構,多以收購殼公司等模式展開業務。
關於非合規離岸交易所
除合規所外,許多非合規交易所曾在日本宣傳、運作,吸引大批用戶。用戶偏好離岸交易所的主要原因如下:
2025 年 2 月,這類交易所遭日本金融廳與政府聯合打擊,相關下載渠道已遭日本 Apple Store、Google Store 全面下架,部分協助宣傳的日本 KOL 亦收到官方通知。
不過,日本未設網頁訪問限制,用戶仍可瀏覽這些離岸非合規交易所。部分用戶迄今仍在其平台交易,只是宣傳手法趨於保守。
過往調查指出,日本加密用戶普遍認為稅負與申報成本為主要痛點,特別是多數散戶將加密視為理財(長期持幣),綜合課稅與帳務複雜度提升了參與門檻。
眾所周知,若透過本地合規所購入 3000 萬日圓 BTC 並獲利,隔年需繳納 45% 雜項所得稅 + 10% 居民稅,合計約 55%。
金融廳已確定將加密貨幣稅收納入 2026 年改制範圍,屆時加密貨幣稅率將比照股票,約為 20%。
也就是說,最終僅需繳納國稅 15.315% 與地方居民稅 5%,繳納後即無其他稅負。公司投資者僅需繳納 15.315% 國稅,無需繳納地方稅。
此政策預計將於 2026 年與 BTC、XRP 現貨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(ETF)同步落地。
最後,是近期詢問度最高的議題:項目方在日本如何運作,以及會受到哪些限制。
統計顯示,目前市場上有至少 20 多個較具知名度的項目方在日本設置辦公與居住,但多以研發營運公司為名在當地活動。
主因在於,若項目方欲於日本大量推展業務(如面向日本用戶發幣募資、於合規交易所上市),需通過 JVCEA(日本加密資產交易業協會)審查。相較東南亞與迪拜,合規門檻更高,成本也大幅提升。
因此,多數項目方在日本並不做本地市場,發幣活動主要由英屬維京群島(BVI)或其他離岸主體執行;人員、產品研發、辦公室等固定開支則以日本主體進行。
這正是日本本土項目與外來設點項目普遍的經營寫照。
身處日本,卻不經營日本市場。
希望這些資訊對您有幫助。